深化國企國資改革。準確界定不同國有企業功能,分類推進改革。加快國有資本投資公司、運營公司試點,打造市場化運作平臺,提高國有資本運營效率。有序實施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鼓勵和規范投資項目引入非國有資本參股。...
“有序實施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鼓勵和規范投資項目引入非國有資本參股”——與以往中央文件里的“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相比,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對于國企改革的提法有了微妙變化。這種變化透露出哪些新信號? ...
近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的主題,是部署加快鐵路、核電、建材生產線等中國裝備“走出去”,推進國際產能合作、提升合作層次,努力讓我國優勢產能和裝備成為國際新“名片”。這一部署堅定了我國裝備制造業“走出去”的信心。...
三峽集團35歲以下青年員工已超過職工總數的一半。隨著三峽集團的快速發展,業務范圍從水電產業拓展至新能源等多個行業,三峽人的足跡也從全國各地延伸至海外。 隨著青年員工人數不斷增長,三峽集團團委愈發感到團青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從參與墨西哥高鐵受阻到近日的希臘比雷埃夫斯港口風波,中國企業在尚未真正整體進入世界經濟舞臺中心時,便已感受到了國際投資貿易中潛在的復雜性。實際上,海外投資與并購的舉動已經超越了一般國際經濟貿易往來的范疇,...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對全面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到2020年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上取得決定性成果,形成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使各方面的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顯然,我們的改革是要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財政部22日公布的《2014年1—12月全國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經濟運行情況》透露,2014年全國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營業總收入480636.4億元,同比增長4%,但利潤總額和應交稅金同比增幅均放緩。 2014年全國國有企業營業總收入480636....
中國企業的國際化發展雖然起步較晚,但在過去的20年里,“走出去”的中國企業數量越來越多,規模越來越大,領域越來越廣,步伐越來越快。未來的10年到20年,中國企業的國際化發展將迎來黃金時代。然而,中國企業的國際化發展也面臨著一個巨大挑戰,...
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元年,黨中央、國務院統籌全局,引導國有企業奔著問題、真槍真刀推進改革,科學謀劃做好頂層設計,思路之清晰、步伐之穩健、執行之強有力,可以說是前所未有,為今后幾年改革開了一個好頭。 ...
近日,在2014國有企業改革發展研討會上,國務院國資委研究中心主任楚序平表示,從2014年1月至11月中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業每100元營業收入納稅率來看,國有企業稅負為其他企業的兩倍多,這一觀點引發熱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