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積極落實中央關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要求是好事,但企業發展有其自身規律,國企改革更是涉及方方面面,必須循序漸進,不能指望一蹴而就。否則,極易導致市場行為“行政化”,即便目標實現,也會給未來發展留下“后遺癥”...
一張新一輪國企改革的全國“地圖”正在徐徐鋪開。 8月上旬,北京市出臺《關于全面深化市屬國資國企改革的意見》,明確了首都國企改革的方向,這是市委市政府今年印發的第一個改革性文件,引發社會高度關注。有媒體統計,...
為進一步堅持和完善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以下簡稱《決定》)強調:“必須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堅持公有制主體地位,發揮國有經濟主導作用,不斷增強國有經濟活力、...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允許更多國有經濟和其他所有制經濟發展成為混合所有制經濟”,并將混合所有制經濟明確為“基本經濟制度的重要實現形式”。這是改革的重要部署,也是理論的重大突破。對此,理論界進行了大量研究。...
8月29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合理確定并嚴格規范中央企業負責人履職待遇、業務支出的意見》。專家指出,這既是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中“合理確定并嚴格規范國有企業管理人員薪酬水平、職務待遇、...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指出:“國有企業屬于全民所有,是推進國家現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國有企業總體上已經同市場經濟相融合,必須適應市場化、國際化新形勢,以規范經營決策、資產保值增值、公平參與競爭、...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推動國有企業完善現代企業制度。《決定》明確了國企改革的新方向,但新一輪國企改革,不同于20年前的國企產權制度上的變革,...
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強調,要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我國經濟改革為何強調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這里有著基本的經濟理論問題。 混合經濟從何而來 混合經濟概念最初是漢森在1941年發表的《財政政策和經濟周期》...
改革開放30多年來,老百姓一個突出的感受,就是市場日趨繁榮、商品極大豐富、生活蒸蒸日上。為什么會有這樣巨大的變化?這與我們堅持市場取向改革、不斷激發市場活力密不可分,與正確處理政府和市場關系、不斷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密不可分。...
94個中央部門所屬企業、113家國資委監管企業、5家財政部監管企業和36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的地方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財政部關于2013年全國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的財務決算,是目前能反映中國國企現狀的最全面、...